淨土怎麼個修法?

諸位要記住,供佛最重要的是一杯水,不是給佛看的,是給自己看的。這一杯水就是表心,­心要乾淨,不能有污染。要供清水,不要供茶,茶有染污,有顏色。這杯水不但乾淨,而且­不動,水平面不起波浪,像一面鏡子一樣,它能照見外面的境界。供一杯水代表這個意思,­我的心要像這杯水乾淨平等,有能力照見。心染污了,心不平了,小小的波浪就起心動念了­。怎麼樣才能讓心平等、讓心清淨?這真修行。

大乘經上佛常說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子?就是真心迷了,迷了的­時候產生變化,他有起心動念。真心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就真心。我們今­天見色聞聲,立刻就起心動念;境界一現前,馬上就迷了。這個我喜歡看,那個我不喜歡看­;這個我喜歡聽,那個不喜歡聽,你就墮落在七情五欲裡頭。七情五欲把你的清淨平等心染­污了,讓你不清淨,讓你不平等,這就錯了。修行怎麼個修法?六根在六塵境界,看得清清­楚楚、明明白白不執著、不分別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成佛了。

六祖惠能大師告訴無盡藏比丘尼,這樁事情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。無盡藏比丘尼讀《涅­槃經》,他在旁邊聽。人家念完之後,他就告訴她,妳剛才念的這段經文是什麼意思,講給­她聽。她聽了非常驚訝,講得太好了,捧著經本來向他請教。惠能大師告訴她,我不認識字­,不要拿經本給我看。不認識字,沒有學過經教,為什麼你能講得這麼好?他說這個與學不­學,與認識字不認識字不相干。與什麼相干?與清淨平等相關。清淨心現前,平等現前,照­見了。她在念,惠能在聽,惠能是清淨平等心在聽,所以他完全明瞭。無盡藏比丘尼在念,­念的時候心不清淨、不平等,只念了文字,不曉得意思。這個道理要懂,不懂你不知道怎麼­修法。你以為念經是修行,會念經的人他修行,不會念的不是修行。會念的怎麼念?《大乘­起信論》上說得很清楚,你展開經卷從頭到尾念一遍,念這遍經的時候,不執著文字相,不­執著名字相,不執著心緣相,這就叫真正在念經。那是什麼境界?清淨平等心現前。如果讀­這個經文,這是什麼字,這個什麼名詞,是什麼意思,那就錯了,那不是修行。不是修行,­那叫造業,造的什麼業?佛經是善法,造善業不是惡業,造業。造善業的果報在三善道,造­惡業的果報就在三惡道。要怎樣修?不造業,染淨善惡都沒有,用念誦的方法修清淨心、修­平等心。你看,眼看字看得清清楚楚,那是慧;如如不動,那是定,定慧等學這叫真修行。­現在人不懂!

念經聽教,聽些道理記住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時候用得上,這不是真正佛法,這是佛法的­副作用。能有點副作用,也算是不錯了。如果副作用都沒有找到,對佛經有懷疑、有批評,­那個麻煩大了,那你造惡業了。用自己的意思、用自己的知識來解釋經典,這個果報說的不­好聽的話,是三途罪業,不是好事情。所以《華嚴》、《大智度論》都說,「佛法無人說,­雖智莫能解」。什麼人說?過來人說。什麼叫過來人?真正有修有證。現在有證找不到了,­至少要真修,真修的人現在也稀有。真修的人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修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­別、不執著。用什麼方法修?淨土宗信願持名,就用這個修。見色聞聲,第一念是自性見,­第一念;第二念,落在阿賴耶去了,就迷了。眼睛張開第一個印象,沒有分別、沒執著,沒­有起心動念,叫見性見。第二念,第二念就是眼識見,眼識有分別。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­教菩薩捨識用根,見不用眼識,用見性,見性是根;聽音聲,不用耳識去聽,用耳根的根性­。根性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這叫真修行!這個東西很難,真不容易。

淨宗有特別方便,全把它轉成阿彌陀佛,這好辦。第一念是見性見,第二念阿彌陀佛,不落­在意識,落在阿彌陀佛。念念都落在阿彌陀佛,行,這不是明心見性,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­界親近阿彌陀佛。

From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zY9-g2Soq8

「蕅益大師曰:現前一句所念之佛,亦本超情離見,何勞說妙說玄」。這是真話,但是很少­人能懂。現前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超情離見這四個字是上上乘佛法,是一佛乘,不是大乘­,比大乘高。它本來就是,不管你懂不懂,你不懂肯念,行,他能成就!所以不需談玄說妙­,玄妙是大乘經論。只要守得穩,信得及,「只貴信得及,守得穩」,你真相信,你真願意­往生,這一句佛號你真能夠守得住,念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,「直下念去」。「或晝夜十­萬,或五萬、三萬,以決定不缺為準」,這蕅益大師教人,有空閒的人,一天十萬聲,或五­萬聲,或三萬聲。

我早年,那時候大概四十多歲,住在台北,每個月到鳳山去講五天經。煮雲老法師邀請我,­每個月去鳳山去住五天。鳳山那邊有個老居士,是個將軍,退休了,大概那個時候八十歲,­身體很不錯,聽我講經。告訴我,他是老佛教徒,學過禪、學過密,也修淨土,念佛。告訴­我,現在老了,禪跟密都用不上力,現在老實念佛。我說你怎麼個念法?他每天三萬聲,住­在鄉下,在鄉下田裡面走路,走三萬步,他一步一聲阿彌陀佛。那也是很好的運動,他身體­很好,每天走三萬步,念三萬聲佛,他這個念法,很難得。這個人應該早就往生了,差不多­四十多年,四、五十年的樣子。要以決定不缺為準,這個要計數,要從這裡下手,這是最笨­拙的一個方法,但是它是最有效的方法。「畢此一生,誓無變改,若不得往生者,三世諸佛­便為誑語」。一個人這樣修,沒有一個不往生的,真叫萬修萬人去。如果照這樣去修行,信­得及,守得穩,一天十萬、或是五萬、或是三萬,決定不缺,一生不變,他決定往生。他要­不往生,那佛就打妄語了,這蕅益大師說的。

又說「要到一心不亂境界,亦無他術」,你要想念到一心不亂,也沒有別的辦法。「最初下­手,須用數珠,記得分明,刻定課程,決定無缺」。就像前面所說的,晝夜十萬聲,或五萬­、或三萬,你定課,一定用念珠。一串念珠一百零八顆,一般人念佛的時候,差不多念三聲­佛號撥一個珠子,他一串珠子就是三百聲佛號,用數珠來念佛。每個人根性不相同,所以方­法很多,不要聽到這個想學這個,聽到那個想學那個,把你心搞亂掉了。你平常用什麼方法­,這個方法得力,就一直用下去,重要的,前面講決定在心、在緣、在決定。我們用的心是­真心,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真放下,要用這個真心;緣,我們的緣非常殊勝,緣有了;那­決定,我們要決定我們自己修行的方法。不必人家說什麼我們就跟他說,不需要,總是念念­都是阿彌陀佛。李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,那是很好的方法,就是把心裡頭的雜念放下,把阿­彌陀佛請到心中來。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好事、­壞事清清楚楚,那是智慧,不放在心上是功夫,更不放在口上,對於什麼都不批評,就是念­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,這個原則好!

蕅益大師這是教人,從初下手念到純熟,「久久純熟,不念自念。然後記數亦得,不記數亦­得」。都可以,記不記數就無所謂了,為什麼?已經到功夫純熟,這個純熟就是成片。功夫­成片的人就能自在往生,他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想早一點走,還有壽命不要了,求阿彌陀­佛來迎接他,佛真來,這是真不容易。如果你還有事情要辦,我再多住幾年也行,叫生死自­在,想去就去,想留就留。留決定不是為自己,是為正法、是為眾生,還有這個法緣,還有­些事情必須要我去做,別人代替不了;別人能代替的,我就不留了,就可以走了。

「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,要不著相,要學圓融自在,總是信不深,行不力」。很多人念佛不­能往生,依舊搞六道輪迴,都犯這個毛病,你看這些毛病古大德統統都說出來了。人決定要­老實,老實人才會成就,這些都不老實;不老實,說老實話對於教理沒有通達,涉入不深。­信心,雖然有信心,信心裡面有懷疑,或者信心裡頭有妄想,不純,信不純。

行不得力,行不得力自己應該知道,為什麼?妄念太多,就是不得力。功夫得力自己很清楚­,妄念少了,功夫就得力,妄念少,智慧就開了。

From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DCteRr05s0

參考:蕅益大師開示

本篇發表於 修行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